阿勒玛勒村的第三场雪姗姗来迟。
到了12月底,雪花才洋洋洒洒地落下来。
这一年的元旦,在中国大地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正式成为历史。
2005年12月29日,全国高官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,于1958年6月3日通过的《农业税条例》自2006年月1日起废止。
沙枣树乡书记阿曼太计算过,取缔农业税让乡里各族农民人均年减负150元左右。
这一消息无疑让各族村民奔走相告。
农业税走进历史博物馆,意味着国家和农民的传统分配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,扭转了长期以来农民负担过重的局面。
伴随着农业税改革,农村也进入综合改革新阶段。
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由农村税费改革时期的规范农村税费制度、理顺农村分配关系转为以乡镇机构、农村义务教育、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上层建筑变革。
这就彻底改变以往“食之者众、生之者寡”的状况,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。
同时,2005年12月31日,国家提出要建设“生产发展、生活宽裕、乡风文明、村容整洁、管理民主”的社会主义新农村。
新年新气象。
元旦过后没几天,阿勒玛勒村路两旁的院墙粉刷着新农村的“二十字”方针。
恢复精气神的李献坐在骆滨的皮卡车上,望着墙上的宣传标语,低落地说:“哎,老谢一直盼着国家取消农业税,老百姓能没有顾虑地把玉米卖给我们,不用为农业税的事犯愁了,可惜,他看不到了。”
取消农业税,不仅减轻了农民的负担,也为农民卖粮减少不少繁琐的程序。
对于收购粮食的企业来说,也是件皆大欢喜的好事。
骆滨扭脸望着黯然伤神的李献,也难过道:“李哥,算了,别伤心了,春节前给老谢哥烧纸送寒衣,咱念叨下,让他在那里也知道下。”
由于骆滨养殖大量的马牛羊,伊勒地区最大的牛羊肉加工厂要跟骆滨合作,让骆滨供货。
但这家肉食品加工厂提出来,不跟骆滨个人名义合作,要跟骆滨为法人代表的企业或合作社来合作。
骆滨在洽谈相关事宜时,告诉对方有个玉米烘干厂。
可是肉食品加工厂领导认为,玉米烘干厂跟肉食品是风马牛不相及。
为此,骆滨请李献来阿勒玛勒村帮着出个主意。
骆滨之所以请李献来村里,也是想让李献散散心,尽快从老谢离世的阴霾中走出来。
他还安排巴格达提前几天宰杀一匹马,灌了些马肠子。
今天又特意安排巴格达提宰杀两只羊,请李献吃新鲜羊肉。
李献盘腿坐在万亩地的套房里,抿口白酒,吃了口凉拌肚丝,砸吧下嘴巴说:“老三,我们浙江老家的合作社搞得红红火火的,要不,咱俩成立个合作社,法人写你的名字。”
“合作社?”骆滨啃着羊蹄子,“听说过,行不?”
“行,准行,我老家都能搞起来,咱为啥搞不起来?!”李献跟骆波碰了下酒杯。
“那起啥名字?干脆取咱俩的姓,就叫李骆合作社。”骆滨兴致勃勃地说。
李献给他浇盆凉水,“太土气,老一套,没啥吸引力,起个有点XJ特色的名字。”
骆滨回味着李献的话,自言自语道:“XJ特色,咱XJ儿子娃娃,XJ巴郎子,巴郎合作社?行不?”
骆波抢话道:“巴郎合作社,不如叫好巴郎合作社。”
李献双眼发亮,忙不迭点头赞许道:“行,就叫好巴郎合作社。好巴郎,好兄弟,可以。”
骆滨见李献拍板,细细品着“好巴郎合作社”的名字,越品越有味道。
巴郎子是XJ对男孩的称呼,也有XJ儿子娃娃的意思。
好巴郎,加个好字,更有特色,寓意更深远,也蕴含着对许多美好事物的期许和向往。
几人当即敲定,以后就叫这万亩地“好巴郎合作社基地。”
可能李献是因为喝酒的缘故。
他几杯酒下肚,非得让大家一起唱《草原之夜》这首歌。
骆滨和骆波都心照不宣,这首歌是老谢生前一喝醉酒后就喜欢哼哼的歌曲。
他们还曾为老谢把这首歌曲哼的跑调取笑过他。
于是,几个汉子喝着辛辣的白酒,唱着XJ人民耳熟能详的《草原之夜》。
“美丽的夜色多沉静,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,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也,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。等到千里雪消融,等到草原上送来春风,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也,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,来来来来……”
李献唱到“来来来来”时,眼泪喷涌而下,带着哭腔的声音哽咽起来。
最后双手捂脸,泪水从指缝间落下,以致无语凝噎。
身旁的人都知道李献又在思念离世的老谢。
骆滨等人动容,也都眼含热泪,坚持着把这首歌曲唱完。
骆波伸手拍打下李献的脊背,安抚着他。
李献端起酒杯一饮而尽,手举着空酒杯在半空中,喃喃地说:“可克达拉就离烘干厂不到百十公里的地方,老谢早就嚷着想去看看可克达拉,我也跟他约好去阿克达拉转转。可是这么多年来,我们好像一直都在忙碌,忙着种地、忙着开沙场,后来又忙着烘干粮食,一年推一年,就是没去可克达拉,惭愧呀!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